小茉莉家的書房 blog.boolog.com.tw/stardi


童話故事都是千真萬確的:不是因為它們告訴我們惡龍真的存在,而是因為它們告訴我們,惡龍是可以打敗的。

Fairy tales are more than true; not because they tell us that dragons exist, but because they tell us that dragons can be beaten.

--- G.K. Chesterton, English novelist, 1874 ~ 1936

2000年10月30日 星期一

小女兒長大了

[ 2000.10.29 ] 

我最近最常被問到的二個問題就是
「你為什麼會想要到圖書館去講故事給小孩子聽?」和「你都講一些什麼故事啊?」

Q1:為什麼我會去講故事?

1994年我在舊金山漁人碼頭Pier 39National Park Stores裡,隨手翻了翻Hans de Bear的《Little Polar Beer》,看到那一隻張開大嘴、高舉雙手,「哇!」的一聲突然冒出水面的滑稽大河馬,這本《小北極熊》就黏住了我的手,黏上了我的心。
於是從那個時候開始,我在每一個有空的週末都要去逛逛書店的童書區;每一次的旅行,都要找家大型書店的童書部。在累積了一本又一本可愛的、有趣的、或浪漫的兒童繪本和故事書之後,我就理所當然的要把這些令人歡樂的東西給分享出來了。

抄一段我們在台北市圖上培訓課程的筆記給大家:
聽故事的快樂在那裡?
  • 在被愛的感覺當中
  • 在期待當中(期待著下一段的情節在親子對話當中)
  • 在親子對話當中(還記得Remy Charlip的《I Love You》嗎?)
  • 在故事的節奏中
  • 在成就感當中
  • 在驚奇當中
  • 在認同當中
  • 在遊戲當中
  • 在探索當中
  • 當然還有在想像的飛馳當中

雖然這已經是一句老話了,但是真的有的時後可能說故事的人會比聽故事的人收穫更多,更快樂。

Q2:說些什麼故事呢?

由於來圖書館的小朋友大概都是學齡前到小二來的多,注意力可以集中的時間比較短,所以我們大部份都會挑一些比較簡短有趣的故事,當然如果有有趣好玩的圖畫會更容易吸引住他們。

我自己一般而言比較不強調故事所隱含的教育意義,更不會要求小朋友要把鞋子擺整齊、或安靜的坐好(但是不可以影響到別的小朋友)。我喜歡引他們開開心心的暢懷大笑,喜歡他們各自表述、不按牌理出牌。記得也是在培訓課裡,插畫家曹俊彥老師就曾經說過:「想像是關懷的開始。」如果說我在說故事的時候有什麼期望的話,那嘛應該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有讓自己快樂和自由自在的去想像了。

我在房間掛了一張海報,上面寫著阿根廷詩人Jorge Luis Borges

WRITING IS NOTHING MORE THAN A GUIDED DREAM

能夠想像、能夠記錄想像、能夠對人述說自己的想像,真的是人間最美妙的體驗啊!

至於我到底實際上說些怎麼樣的故事呢?就是每一個星期在這裡寫的這些東西了。

這星期要給大家推薦Peter Sis的新作《Madlenka,小女兒長大了》。Peter Sis是以前介紹過的《An Ocean World》的作者。他的另外一本佳評如潮的作品是《Tibet,天諭之地》。這本《Madlenka》的中文版是和英文版同步上市,三個星期前書才熱呼呼的剛送到誠品兒童書店。

原來Peter Sis以前是捷克著名的影片製作人,而且還曾經得到過柏林影展的金熊獎。難怪他這本書從蝴蝶頁就用電影手法將鏡頭玩弄得淋漓盡致,先是從遙遠的太空俯瞰小小的紅點,再漸次的將讀者的視覺焦點慢慢拉到紐約曼哈頓裡,一棟大樓中的小女孩Madlenka的一顆快要搖落的牙齒上。     

另一個令人會心一笑的是從書皮開始就有的小開窗設計。每一個小小的方形的或圓形的小開口,在書裡頭都具有它別緻的趣味效果,或者是場景延伸或轉換、或者是在不同的時空中穿梭往返,大師級的功力由此可見一斑。

希望你們也可以花個十來分鐘,和Madlenka一起環遊世界,告訴全世界的人她的牙齒快要掉下來了。

Peter Sis想要多知道一些的人,可以看一下Ruby Slippers 的這一個網頁上兩個小朋友對他的專訪。

沒有留言: